不过这样也好。
儿子被承认是皇家血脉,也足够吴氏扬眉吐气,挺直腰杆了。
她有没有被承认为宣宗后宫的一员,根本不重要。
这样一来,也没必要跟着这男人殉葬了,没必要活着死了都得遭他折腾,挺好的!
而且她活得比宣宗和孙氏都久,儿子孙子也比他俩的有出息多了,哪里还有别的遗憾?
唯一担忧的是,她孙子是个嘴硬的——
大概是有太宗托梦的关系,在关乎自身法统的事情上,朱见济跟太宗是一个口风。
坚决不承认自己是“非正统”。
太宗靖难称帝后,把建文年号给废除了,把建文帝当政的几年给抹消了,自己的庙号还是“太宗”,就排在开国皇帝朱太祖的后面,以表明自己才是大明帝国的第二位统治者。
不管别人认不认,反正他那边是独家认证了。
朱见济也是这么干的。
虽说承认了他大伯的地位,但那重点在于土木帝在位十几年了,还有个差点把大明玩废了的土木堡之变在那儿搁着,影响力太大,不好否认,所以最后只得认了他的帝位,上庙号“徽宗”。
可等到给他爹上庙号的时候,朱见济就不认“世宗”这个称号了。
世宗可是有“帝系转移”的潜意思在的,他爹一个勤勤恳恳的接盘侠,把大明朝从烂摊子里拉出来,虽说自己出力不多,但用人决策方面,比前任可好太多了!
这样的贡献,简直比正统还正统!
所以他给景泰帝上了个“中宗”庙号。
中宗,在谥、庙方法中,有着“延续法统、宗庙社稷”等意思。
朱见济在跟人训话之时,也经常理直气壮的表示自家得位于国家危难之时,极其的“光伟正”,纠正土木帝统治十几年的弊政,重续仁宣辉煌,政绩十分漂亮。
谁敢质疑他们家皇位的正统性,那就是没良心,睁着眼睛说瞎话,要被批判和贬官的。
这样的想法延伸到吴氏这里,朱见济自然也是想给奶奶一个交代,让她以“宣宗皇后”的身份入葬景陵的。
不管他爷爷认不认,反正孙子是独家认证了的。
毕竟他奶奶直到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替儿子点头,才有了实际的名分。
这是补偿!
“奶奶!”
没有说什么“老祖母”的正式称谓,朱见济伤心的跪趴上吴氏的床边,最终还是同意了吴氏的意见。
不合葬就不合葬吧。
反正他爷爷是大明朝的内卷之王,对他爹又那样儿,自己也不待见他!
————————
太皇太后去世,这是一件大事。
朱见济再一次为长辈披麻戴孝,还停了七天的早朝。
唯一好的,就是比起当年他爹的葬礼,朱见济在送走他奶奶的时候,冷静了许久。
说到底,朱见济从小是跟在他爹屁股后面长大的,对吴氏除了血脉带来的天然亲近,以及对她承受各种压力带大孩子的敬佩之外,并没有多少,值得让已经当了十来年皇帝的自己,哭得死去活来的感情。
虽说如此,但送走亲人还是让朱见济很伤心。
他并不是一个感情淡漠的人,或者说真当了皇帝,朱见济也不可能跟小说话本讲的“帝王天子”一样,高高在上,看谁都跟根草似的,充满了阴谋算计。
要真过成那样的日子,朱见济估计得成大明版本的“十全老人”了。
朱佑栎第一次见他爹这么低落。
才两岁大点,小太子根本不明白生离死别意味着什么,甚至看到吴氏临终之前,那副老瘦病危的模样时,朱佑栎还有点害怕。
“给!”
到底是父子连心。
虽说朱见济跟他儿子,打后者还没出生前就有了合不来的架势,碰了面后,儿子都会选择性的尿他爹一龙袍,当爹也是针对性的抢孩子玩具……
但感情不是假的。
故意拖着自己喜欢的小布老虎在父皇面前转了几圈,发现后者还是没理他,仍旧在发呆后,朱佑栎终于忍痛割爱,把兜兜里珍藏的金豆子拿出来一把。
只是在递过去之前,朱佑栎想了想,又收回胖手,小心的放回去大半,只留一颗在巴掌里。
“给钱!”
“给爷笑一个!”
此时的大明宫廷里,一些受皇帝信任,并且给主子当忠实舔狗的太监,在私底下开始对皇帝采取“皇爷”这样较为亲近的称呼,来拉进主仆关系,巩固自己在皇帝这边的地位。
像阮伯山、马冲他们,私底下就会这么叫。
在严肃点的场合上,他们就会用严肃点的“陛下”来称呼。
相对应的,太子自然就成“小爷”了。
加上“爷”字的发音简单一些,比起“我”、“孤”等自称来,更受朱佑栎的喜爱。
朱见济被儿子这举动给逗笑了,“我堂堂大明天子,还是你亲爹。你这个黄口小儿,敢把父皇当成卖笑的?”
朱佑栎对金钱买卖挺有天赋的,听出来他爹语气开朗了些,又不愿意“卖笑”,就又缩回胖手,把金豆子放到兜兜里。
“干嘛,不是给钱的吗?”朱见济疑惑了,也收回了打算去拿金豆子龙爪。
朱佑栎振振有词,“不给钱,就不算卖喽!”
……
完了,
忽然感觉儿子长的像豹子头怎么办?
“你曾奶奶去了,不伤心吗?”朱见济把儿子捞到怀里,闲得无聊,开始跟两岁小孩说些高深的东西。
谁知道朱佑栎继续玩他的布老虎,嘴里学着猫叫,“喵呜”两声后,突然就说,“娘说她要给我生弟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要做明世祖请大家收藏:(www.qbxiaoshu.com)我要做明世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