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进攻方,西宛蛮族总计阵亡八千骑,并且这八千骑大多都是直属于金鲁汗的精锐骑兵!
没法,金鲁汗如果不让直属的精锐骑兵去冲阵的话,手下那些部落酋长是决计不会让自家的游牧骑兵跟着冲阵的。
但薛平山、李青书部最终扛住了蛮族骑兵的不断冲击。
由于步兵方阵前堆积了太多的尸体,以至于蛮族骑兵到了后面,都无法越过那些尸体冲阵。
随着西北军从侧面包抄到位,金鲁汗不得不下令鸣金。
这主要是金鲁汗看出了对自己不利的战场局面。
虽说蛮族骑兵机动性很强,可以机动到任何步兵阵型侧面进行突袭,但随着两大步兵方阵的相互靠近,蛮族骑兵想要做到这一点,其侧面、后背就很容易被另外一个步兵方阵突袭。
同时,随着西北军的靠近,方小悦将奔马营骑兵尽数收了回去,在外围游走,随时准备抓住机会就给蛮族骑兵狠狠一击。
如此一来,西宛蛮族如果继续战斗的话,那么就很可能会受到更沉重的打击。
等蛮族骑兵撤兵回营一清点战损,金鲁汗直接就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损失太惨重了。
这场大战之后,他直属的精锐骑兵就只剩下了13000骑,而各部落酋长的牧民骑兵由于损失很小,还剩下14000骑!
也就是说,西宛蛮族还剩下两万七千骑。
但各部落酋长的总兵力反倒比金鲁汗更多了。
这种力量上的失衡,无疑引发了金鲁汗的忧虑。
因而在金鲁汗被一位大祭司抢救过来之后,立马就下达了命令,撤军!
实际上,大家打到这个时候,都不想打仗了,只是扛不过金鲁汗的命令。
现在一听撤军,那些部落酋长顿时欢呼一片,争先恐后的收拾行囊、战利品,开始撤军。
实际上,西宛蛮族的整个撤军过程丝毫不像金鲁汗所计划的那样,完全就是一团散沙。
就包括金鲁汗在内,当趁着夜色率队出营之后,看到其它部落的骑兵拼命逃走,没一个人愿意留下来掩护后退的时候,金鲁汗也将脸一抹,收入裤袋,带着自己直属的13000精锐骑兵,埋头跑路了。
实际上,大家之所以这么做,都是想要坑队友一把。
但不管是部落酋长们想要坑金鲁汗,还是金鲁汗想要坑其他部落酋长,以防止自己回去后被人夺权等等,但他们这样的做法只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西宛蛮族在撤军一事上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盘散沙!
当方小悦通过纸鹤发现西宛蛮族撤军的时候,能够出动的军队就只剩下他麾下的奔马营了。
没法,不管是薛平山、李青书部,还是西北军都没有骑兵。
是夜,一场大逃杀在绿原省东北方展开。
在成为一盘散沙之后,西宛蛮族骑兵就再也没有了对抗奔马营骑兵的机会和勇气。
那些奔马营骑兵在追杀自己昔日同胞的时候,丝毫没有半点手软。
追上一个,就砍翻一个,追上一队就砍翻一队。
整个大逃杀直到西宛蛮族残兵逃过界市方才停止。
当然,实际上整个大逃杀的激烈程度远不如之前的两军交战。
主要是西宛蛮族一方毫无军心可言,所有人都是拼命逃跑。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奔马营骑兵需要追逐很长一段距离,才可能干掉敌人。
而在干掉一队敌人的时候,其余的敌人就趁机逃得更远。
因而金鲁汗逃掉了,只不过他麾下的精锐骑兵或死或伤或逃散了一些,越过界市的只剩下八千多人。
而其它部落酋长则只剩下一万来号人。
当然,那些部落酋长比金鲁汗更能跑的确是事实。
可以想象,在直属精锐骑兵遭受重大损失之后,金鲁汗对其它部落酋长的实力压制消失。
回到大草原的金鲁汗必然会和其它部落酋长之间爆发一场剧烈的明争暗斗。
也就是说西宛蛮族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内耗进一步加剧,从而丧失进攻大泽国的能力。
如此,这场由西宛蛮族发起的战争也到了暂时结束的时候。
等散开追击的奔马营骑兵纷纷返回之后,方小悦进行了战后清点。
诸多兵器、铠甲皮甲、战马等等缴获不用多说,奔马营光是一路追击,抓获的俘虏就超过了五千。
之后西北军、方小悦、薛平山、李青书四方主帅会面。
要说这原本是胜利的会师,友好的商谈。
可偏偏就因为多方争功的缘故,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咆哮大会。
并且这场咆哮大会持续了三天。
实际上,这原本应该持续更久的,只可惜随着天使驾临,大会不得不提前结束。
天使有两位。
一位乃是都察院的一位监察御史孙尽忠,正七品官。
另外一位则是方小悦的熟人,皇帝陛下派出的大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朴正会!
宣旨的正使就是监察御史孙尽忠。
在宣旨之前,那位大太监朴正会,朴公公还特意将方小悦叫到一边询问了几句。
大概意思就是皇帝陛下口谕:你娃反省得如何?后悔了吗?如果还愿意当驸马的话,朕就将你调回京城,从此之后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压根就不需要在这穷山僻壤里苦苦煎熬,一个不小心掉了小命。
而方小悦则是给朴公公塞了一千两银子之后,婉言拒绝了皇帝陛下的恩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诸天降临之主请大家收藏:(www.qbxiaoshu.com)诸天降临之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